中新网西宁7月19日电 (祁增蓓)7月19日,以“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有备无患”为主题的“7.19中国灾备日”2025(第二届)暨纵深腹地关键产业数据备份大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,汇聚院士专家、部委领导、政企代表等多方力量,共话数据安全产业趋势,共推灾备技术转化与产业化落地。
据介绍,“7.19中国灾备日”是由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发起设立。在容灾备份领域,青海以“东数西备”为核心,打造了“双核驱动、多点协同”的灾备体系。
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、灾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辛阳表示,青海在绿色算力与灾备领域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,联盟将深化与青海的合作,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在青海转化落地。
会议现场,专家学者围绕数据安全与灾备产业前沿展开深度研讨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就《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》发表演讲;航天壹进制、青海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,分别就“新一代灾备体系建设”“青海国资灾备云”等内容分享实践经验,展现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探索。
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黄世和认为,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全面实施,为青海依托其富集的清洁能源、冷凉的气候条件、优越的区位安全等独特优势,打造国家算力网络重要枢纽和存储基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。
“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数据容灾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支撑。”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表示,青海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承接关键产业数据备份,建立数据项目全流程服务机制,推动关键产业数据在青海落地、备份、转化,努力将青海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数据灾备基地。(完)
zongtilaishuozhexierendezhengzhuangmingxianyaobishouciganranqing,birushouciganranchuxianjuliedetoutong、“daopiansang”、zhongdukesou,xu5~7tiancainenghuifu,ererciganranshisangziqingweitengtong,huifudegengkuai,yiban3~5tianjiunenghuifu。总(zong)体(ti)来(lai)说(shuo)这(zhe)些(xie)人(ren)的(de)症(zheng)状(zhuang)明(ming)显(xian)要(yao)比(bi)首(shou)次(ci)感(gan)染(ran)轻(qing),(,)比(bi)如(ru)首(shou)次(ci)感(gan)染(ran)出(chu)现(xian)剧(ju)烈(lie)的(de)头(tou)痛(tong)、(、)“(“)刀(dao)片(pian)嗓(sang)”(”)、(、)重(zhong)度(du)咳(ke)嗽(sou),(,)需(xu)5(5)~(~)7(7)天(tian)才(cai)能(neng)恢(hui)复(fu),(,)而(er)二(er)次(ci)感(gan)染(ran)时(shi)嗓(sang)子(zi)轻(qing)微(wei)疼(teng)痛(tong),(,)恢(hui)复(fu)得(de)更(geng)快(kuai),(,)一(yi)般(ban)3(3)~(~)5(5)天(tian)就(jiu)能(neng)恢(hui)复(fu)。(。)
东莞回应连续8天安排核酸检测
1997年博士毕业后,阿东进入国家海洋局,并在此工作近20年。其间,他先后在海洋综合管理司、海域管理司、东海分局、海洋出版社等处工作,2016年1月任政策法制与岛屿权益司司长。